中國創新成果 還有漫長路要走

華爾街日報最近指出,中國在創新上的「投入」,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2010年為1.5%,而中國的研發(R&D)支出佔全球研發總支出的比重2010年為12.3%,僅僅落後美國。可是,專利方面的保護和投入,若深入分析,可以發現中國在創新成果方面,仍有漫長的路要走。

中國創新成果 還有漫長路要走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有關中國在創新競賽中飛躍成長的報導幾乎天天可見,有些報導甚至預測中國很快就要超過美國和其它工業,但這些報導實際是把投入 (input)與產出 (output)混為一談。若深入分析,可以發現中國確實在創新領域付出很多努力,但要追上歐美先進國家,則仍有漫長的路要走。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中國在創新上的「投入」令人驚嘆,研發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已從2002年的1.1%上升至2010年的1.5%,預料到2020年時可以達到2.5%。中國的研發(R&D)支出佔全球研發總支出的比重,也從2002年的5.0%上升到2010年的12.3%,僅僅落居美國之後;美國的占比一直穩定在34-35%。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資料,中國投入在科技研究領域投入的人力,也比世界任何國家都多。

此外,乍看之下,中國創新的「產出」數據也令人印象深刻。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統計,中國的發明家在2008年申請了203,481件專利,僅次於日本(502,054件)和美國(400,769件)。

然而,實際內涵並沒有表面的數字動人,超過95%的申請都是發明人在中國國內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絕大多數的中國創新只是對現有設計的小幅修改。何況,有很多專利申請是針對外國的發明提出國內的註冊登記,目的是在中國的法律制度下控告外國發明人侵權,因為中國的法律制度並不承認外國專利。

比較可靠的衡量指標是檢驗在中國境外被認可的發明數量,亦即歐、美、日本等全球重要專利機構授予中國發明人的專利數量。若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就大大落後於其它國家。

最有力的證據便是三重(triadic)專利申請或授予的案件。所謂的「三重」,指的是同一項發明同時向美國、歐盟與日本的專利機構提出專利申請或取得專利授權。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最近數據,中國2008年只提交473項「三重」專利申請,美國則有14,399項,歐洲有14,525項,日本也有13,446項。2010年上述三個專利受理機構授予的專利權數量,大致也反映相同情況。

2010年時,中國人口總數佔世界20%,GDP佔全球總量9%,研發支出佔全球12%,但中國向境外的任何一家重要專利受理機構申請專利或取得專利權的案件,卻只佔世界1%。此外,中國取得的原創專利中,還有一半是授予跨國公司在華的子公司。

若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的創新路無疑還很迢遙。

全文網址:中國創新成果 還有漫長路要走… | 兩岸經貿 | 兩岸台商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496653.shtml#ixzz1UQYBlApu